close

 

 

這一天早早出門去京都賞楓

坐快速的往銀閣寺市公車

要看位置相近的南禪寺、永觀堂、真如堂

 

 P1340552.JPG  

(京都近代美術館)

 

在「南禪寺.永觀堂道」站下

首先看到平安神宮橫跨在馬路上的紅色大鳥居

經過的人車全變成小人國公民了

 

P1340550.JPG   

(平安神宮鳥居)

 

沿著仁王門通走,預計十分鐘可以到南禪寺

映著藍天為底色的枯枝彩葉真美

好多觀光客啊!京都有玩不完的好地方

 

 P1340557.JPG  

(蹴上疏水道)

 

怨的是任何季節都充满人的擁擠

取景等淨空常等到放棄

頓時又愛又恨地心情有點兒XX了

 

 P1340605.JPG  

(蹴上水道橋)

 

空氣薄薄涼涼地讓人腦筋清醒

經過近代美術館、疏水道、琵琶湖疏水紀念館

不自覺慢下腳步欣賞怡人的風景

 

 P1340606.JPG  

 

很快就到南禪寺門口

却被另一頭楓的顏色和人群引過去

想說應該是不能錯過的熱鬧,哇咧~

原來是没在規劃裡的蹴上鐡道

 

 P1340661.JPG  

 

以為這裡只適合賞櫻的地方

原來楓紅時節也給我如此意外驚喜

可憐啊,我竟給吵雜人群牽著心情

 

 P1340607.JPG  

 

紅磚砌成的高架橋墩壯碩厚實又堅固

顏色典雅古樸給人懷舊的喜悅

這「水路閣」是琵琶湖疏水系統的水路之一

 

 P1340619.JPG  

 

要說琵琶湖有多大難以長寬高實際了解

若提到它週圍即有47座城市環繞

是日本最大內陸淡水,大概有概念了!

 

 P1340621.JPG  

 

琵琶湖水量275億立方公尺

供應關西地區四百萬人口的需求

若說它是母親之湖也不為過

 

 P1340614.JPG  

 

湖水的疏水系統在1885年第一次動工

1890年從大津市到鴨川匯集

即進入京都地區導出疏水分線

 

 P1340596.JPG  

 

解決蹴上與南禪寺間的地形落差

1890同時建立高架橋的工程以減緩疏水衝力

橋身以當時盛行巴洛克風格的紅磚建築

 

 P1340598.JPG  

 

拱型橋墩上方較大的支撐力量

與日本人1905年建在苗栗縣的龍騰斷橋設計相似

蹴上除了疏水道,鐡路的建造也與疏水系統有關

 

 P1340599.JPG  

 

蹴上停船塲到南禪寺停船塲間的水位落差

疏水道上行駛的船隻無法通過得靠鐡路運載

將船堆上台車在火車後面拖行

 

 P1340660.JPG  

 

行走的軌道與坡度需要特別設計做成傾斜狀

以保持船身平穩不致因行動間傾斜

1997年京都地下鐡路東西線通車

原在京阪線上的蹴上車站也同時廢除

 

 P1340664.JPG  

 

目前保留全長582公尺的鐡道遺跡

沿路種許多樹種,尤其是春天賞櫻的好去處

每年吸引來自世界的觀光客必遊之地

 

 P1340662.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elloketty 的頭像
    helloketty

    ketty的部落格

    helloket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